上周三凌晨三点,我蹲在办公室飘窗边上啃煎饼果子,显示器屏幕还亮着《山河绘卷》的测试场景。突然意识到,游戏里那条会发光的漓江怎么越看越像加了荧光剂的果冻——这不行,得重新找素材。
我在背包里常年备着三样东西:登山杖、防潮垫,还有老张送我那个掉漆的保温杯。记得去年在黄山拍云海,凌晨四点裹着租来的军大衣蹲守,突然听见旁边举着单反的大爷嘀咕:"小伙子,你水杯里泡的是枸杞吧?"
地区 | 采集时段 | 容易忽略的细节 |
江南水乡 | 梅雨季清晨 | 桥洞下的青苔纹路 |
西北戈壁 | 正午12:00-14:00 | 岩石表面的盐结晶 |
在重庆洪崖洞拍吊脚楼时,遇见个卖凉虾的老伯。他听说我们在做游戏,特意掀开锅盖给我看熬红糖的铜锅:"这个锈色才对嘛,你们电脑画的都太新喽!"后来我们游戏里小吃摊的建模,锅底都带着那圈蓝绿色的铜锈。
去年在敦煌蹲点三个月,终于搞清楚月牙泉的芦苇是怎么摆动的——原来西北风有个独特的回旋轨迹。现在游戏引擎里那套风力算法,还是根据当时记录的32种风速曲线调整的。
我们在怒江沿岸布置了200个环境监测传感器,玩家在游戏里看到的江水颜色变化,其实同步显示着真实的水质PH值。有个中学生玩家留言说,现在经过家旁边的小河,"会突然想起游戏里那个警报变红的界面"。
窗外又开始下雨了,屏幕上的虚拟漓江正泛起真实的水波纹。不知道哪个玩家会第一个发现,游戏里那只总在黄山飞来飞去的小松鼠,翅膀扇动频率和我在现场录制的音频分毫不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