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触《环形防御》时,我总把防御塔像串糖葫芦似的排成直线,结果敌人从侧翼突破时整条防线瞬间崩溃。后来发现,环形防御的关键在于制造多层交叉火力网。
防御层 | 推荐建筑 | 建造优先级 |
警戒区 | 木刺陷阱+弩车 | ★★☆ |
绞杀区 | 火焰喷射器+冰霜法师塔 | ★★★ |
决胜区 | 特斯拉线圈+导弹发射井 | ★★★★ |
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,就是前期把所有金币都砸在升级主基地。《防御工事经济学》(2023)提到,最稳健的分配方案是4:3:2:1法则:
第5波敌人来袭前,我的标准配置是:
上周遇到个浑身冒紫光的变异体,普通攻击完全无效。后来研究《环形防御生物图鉴》才发现,这类敌人需要用酸性沼泽减速+雷电塔破防。
敌人类型 | 弱点属性 | 克制建筑 |
装甲巨兽 | 穿刺伤害 | 穿甲弩车 |
幽灵单位 | 魔法攻击 | 圣光结界 |
自爆虫群 | 范围冻结 | 急冻发生器 |
最近发现个有趣组合:毒雾发生器+旋风陷阱。毒雾让敌人持续掉血,旋风把毒雾扩散到整个战场,这种搭配在第12波尸潮中帮我省下35%的维修费。
上周五的实战中,我发现第8波敌人突然改变行军路线。当时立刻做了三个调整:
晨雾渐渐散去,看着最后一波机械兽在电磁网里闪着蓝光倒下,我顺手把热咖啡放在控制台边。防御塔运作的嗡鸣声突然变得悦耳起来,这才发现原本杂乱无章的防线不知何时已自成体系。远处的资源收集器还在嗡嗡作响,准备迎接下一轮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