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末帮闺蜜量房,看她拿着卷尺在毛坯房里上蹿下跳的样子,突然想起自己三年前装修的窘态。现在掏出手机就能搞定的事,当年我们居然用掉三本笔记本、五支彩色记号笔,还有半盒薄荷糖——别问糖和装修有什么关系,画图时焦虑总得嚼点什么。
还记得被卷尺划破手指的痛吗?现在对着墙脚走两步就行。MagicPlan用摄像头捕捉空间,自动生成带尺寸的平面图。上周用它帮邻居测阳台,顺带发现了开发商少算的0.3㎡,省下两千多块装修款。
APP名称 | 测量精度 | 特色功能 | 适合场景 |
MagicPlan | ±5cm | 3D模型导出 | 全屋测量 |
Canvas | ±3cm | 实时协作标注 | 局部改造 |
Moasure | ±1cm | 运动传感器测量 | 精准定位 |
以前要花三万块请设计师才能看到的效果图,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实现。Planner 5D的拖拽式操作,连我家五岁侄子都能设计出像模像样的儿童房。上周刚用它试了网红博主推荐的奶油风配色,结果发现浅奶茶色墙面在北方阴天会显脏,果断换成米白色。
Houzz就像装修版Instagram,收藏了2000+真实案例。上次想找水磨石地砖,直接截图上传就能匹配本地供应商。不过要小心滤镜陷阱——某网红推荐的哑光砖,实际打理起来比亮面砖麻烦三倍。
平台 | 优势 | 避坑指南 |
Houzz | 全球设计案例库 | 注意国内外建材规格差异 |
好好住 | 本地化施工经验 | 警惕软广植入 |
宜家家居 | AR家具预览 | 留意实际尺寸与空间匹配度 |
用SiteSnap给工地做「每日打卡」,水电改造阶段发现三处管线间距不达标。工长起初不认账,直到调出带时间水印的全景照片——手机相册里的施工日志比纸质记录靠谱多了。
最近迷上Taptile的智能验收功能,把瓷砖空鼓检测器往地面一放,手机立刻显示应力分布图。实测比老师傅的橡胶锤判断更精准,特别是对付隐藏的空鼓区域。
色采APP拯救了我的配色灾难。对着窗帘拍张照,自动分析出十六组协调色方案。上次试着把薄荷绿沙发换成APP推荐的灰豆绿,整个客厅立刻从廉价ins风变成高级杂志款。
最近发现Canva的装修模板意外好用,做软装灵感墙比专业软件还顺手。把喜欢的家具图拖进画布,搭配不同风格的装饰画和绿植,导出PDF直接发给软装设计师。
在Roomle里长按家具模型,会弹出材质替换按钮。上周突发奇想把皮质沙发换成灯芯绒面料,意外解锁更适合小户型的温暖质感。
ColorSnap的取色器能识别特定品牌漆色号,实测多乐士、立邦的准确率超90%。不过要注意手机屏幕显色差异,最好去实体店核对色卡。
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晰,才发现已经窝在沙发里摆弄了三小时手机。起身时打翻的咖啡在木地板上晕开,忽然想起TapPainter里有款防渗透涂层模拟功能——或许下次装修该试试这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