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把防水地图铺在礁石上,咸涩的海风把图纸边角吹得啪啪作响。三天前在渔村酒馆用两瓶朗姆酒换来的情报果然没错——这座被标注为"海妖之眼"的环状岛屿,卫星地图上永远笼罩着诡异的云团。
老探险家说得好:"背包里的每克重量都要用血汗来偿还"。上个月在婆罗洲雨林,我亲眼见过把瑞士军刀当万能工具的新手,第三天就躺在担架上被抬出去。
装备类型 | 推荐品牌 | 实测续航 |
头戴式探照灯 | Petzl NAO+ | 72小时(低温环境) |
水下摄像机 | GoPro HERO11 | 连续拍摄4小时 |
当冲锋艇撞上暗礁时,我就知道这趟来值了——海水里漂浮着明显人工打磨过的玄武岩碎块。根据《太平洋古文明考》记载,这类石材只会出现在祭祀建筑的地基层。
这里的磁场干扰强得离谱,我的Suunto腕表每隔20分钟就要重新校准。后来发现个土办法:观察树冠苔藓的分布密度,北侧永远比南侧多出约1/3。
第三天在溪边发现个天然滤水装置:火山岩层夹着贝壳沉积带。用军用水壶接满要等45分钟,但水质比煮沸的溪水更安全。至于食物...
在西海岸发现的七芒星图腾,和复活节岛石像基座的符号惊人相似。我用无人机航拍时发现,这些石阵在退潮时会形成光折射现象。
时间 | 光线角度 | 对应方位 |
06:17 | 23° | 东北方悬崖 |
12:04 | 89° | 死火山东侧 |
跟着光斑找到的洞穴入口,岩壁上刻着某种音节文字。我后来在《失落语言破译法》里查到,这属于已灭绝的波利尼西亚分支文明。
顺着锈蚀的青铜锁链往下爬了四十米,空气突然变得灼热。这里的地板砖藏着机关——每块砖的承重不能超过55公斤,否则会触发酸液喷射。
在主墓室发现的陨铁匕首,经过XRF检测含有地球上未发现的铱同位素。最诡异的是刀柄处的生物残留物,送去碳14检测居然显示距今约12000年。
本以为要空手而归时,台风把整棵红杉树连根拔起。树根缠绕的祭坛里,藏着三枚刻满星座图的玉琮。按照《玛雅天文志》的记载,这可能是某种星象定位仪。
此刻我正躲在鲸鱼骨搭成的避难所里,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。防水笔记本上的字迹被雨水晕开,新画的星图与玉琮纹路完美重合——下一个座标指向百慕大三角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