辰时三刻的梆子刚敲过,张嬷嬷把二十个新进宫的小宫女带到西偏殿。檀木门轴发出"吱呀"声响时,我闻到了沉水香混着青砖潮气的特殊味道——这是往后十年里,我最熟悉的宫闱气息。
张嬷嬷的藤条第三次抽在我小腿肚上时,我终于明白宫里的青砖路面上藏着刻度。绣花鞋每次移动必须刚好三寸,裙摆的流苏要像被风吹动的柳条,既不能缠在腿间,也不能扬起露出鞋面。
场合 | 步幅 | 视线角度 | 常见错误 |
御前奉茶 | 二寸半 | 盯着第三颗盘扣 | 茶盏响动超过三声 |
夜巡廊道 | 四寸 | 斜视墙角阴影 | 灯笼火苗窜动 |
随主赴宴 | 三寸 | 余光扫过主位 | 踩到贵人衣摆 |
李公公说过,太和殿前的汉白玉台阶共有九级,每级高度都是三寸七分。冬至祭天那日,我亲眼看见礼部侍郎因为踏错半寸,被拖下去时官靴还留在第八级台阶上。
初冬的霜在窗棂上结出冰花那日,和我同屋的翠儿被掌嘴三十。就因为她把惠嫔说贵妃"簪子像糖葫芦"的玩笑话,原样传给了御膳房的小太监。
《宫女谈往录》里记载的老规矩至今适用:
尚宫局每月初八会发"消息簿",我见过最精明的陈姑姑在簿子上用胭脂画符号:
记得第一个在宫里过的除夕,掌事嬷嬷赏的红封里装着晒干的桂花。她说:"在宫里活得好的人,都像这花儿似的——香气留在人衣裳上,真身早就埋进土里了。"
生存策略 | 显眼做法 | 聪明做法 |
应对赏赐 | 当场戴新首饰 | 转赠年老宫女 |
处理嫉妒 | 辩解澄清 | 主动分享差事 |
遇见是非 | 躲回住处 | 找活干不落单 |
暮春的雨顺着琉璃瓦往下淌时,我看见新来的小宫女在廊下学规矩。她绣鞋上的泥点还没擦净,但手里捧着的茶盏已经稳得像在御前伺候了十年的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