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影视论坛里,有个话题突然火了起来——「徐少强当年拍的《金瓶梅寨》,到底谁才是真主角?」作为看着老港片长大的影迷,这事儿可勾起了我的兴趣。翻箱倒柜找出珍藏的DVD封套,才发现这部1996年出品的电视剧,正式名称其实是《新金瓶梅》。不过江湖上确实流传着「金瓶梅寨」的别称,说的就是这部由杨思敏、单立文、徐少强等人主演的经典之作。
说起徐少强,年轻观众可能更熟悉他在《天蚕变》里的云飞扬,或是近年网络电影里的白发大侠。但在九十年代,这位身高一米八五的硬汉,愣是把西门庆这个风流角色演出了新境界。当年剧组放出定妆照时,好多人都嘀咕:「这浓眉大眼的能演好西门庆?」
版本比较 | 1982年电影版 | 1996年电视剧版 | 2008年内地版 |
西门庆扮演者 | 杨群 | 徐少强 | 杜淳 |
侧重方向 | 风月 | 江湖争斗 | 社会批判 |
单集时长 | 电影120分钟 | 45分钟×20集 | 40分钟×40集 |
要说这部剧最妙的地方,就是编剧把原著中着墨不多的西门庆发家史,改编成了完整的商战故事。徐少强饰演的西门庆不仅要应付后院起火,还要在药材生意场上与对头斗智斗勇。而他的老对手,正是由老戏骨谷峰扮演的张大户。
有场戏至今让老观众津津乐道:西门庆在茶楼谈判时,看似漫不经心地转着茶杯,突然手腕发力把滚烫的茶水泼向对方。这个细节是徐少强自己设计的,把人物笑里藏刀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虽然讨论焦点在徐少强身上,但要说这部剧最出圈的角色,还得是杨思敏版的潘金莲。当年这位马来西亚籍演员,硬是靠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,把「史上最纯情潘金莲」的名号演活了。
在《香港电影秘密》一书中,影评人蒲锋特别提到:「96版最成功之处,是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每个角色都在为自己的命运挣扎。」这种改编思路,让徐少强的西门庆不再是脸谱化的反派,而是一个在欲望和野心中沉浮的复杂个体。
重看这部剧时,意外发现好多熟悉面孔。比如饰演武松的顾冠忠,后来成了亚视的御用大侠;扮演李瓶儿的叶先儿,现实中是港姐出身的高材生。最绝的是扮演王婆的蔡弘,她把市井妇人的精明算计,藏在每次端茶倒水的动作里。
有场西门庆与武松对峙的戏,原本剧本写的是两人拔刀相向。徐少强和顾冠忠商量后改成「文斗」,用成语接龙的方式暗藏机锋。这场戏后来被编入《经典电视剧改编案例集》,成为用台词推动戏剧冲突的典范。
记得当年租碟时,老板总会神秘兮兮地把这剧藏在柜台下面。其实全剧最大尺度的画面,不过是潘金莲露个香肩。倒是西门庆在生意场上的那些手段,什么「以次充好」「」,现在看反而更有现实意味。
有个有趣的细节:徐少强为表现西门庆的奢靡生活,特意定制了七套不同材质的腰带。从真丝到蟒皮,对应人物不同阶段的境遇变化。这种细节控的表演方式,倒是很符合现在年轻人说的「沉浸式演技」。
如今在短视频平台,还能刷到网友自制的「西门庆cut」。弹幕里时不时飘过几句:「这大叔年轻时候也太蛊了」「现在的小鲜肉哪有这种亦正亦邪的气质」。街角音像店早已变成奶茶铺,但那些藏在磁带里的江湖故事,依旧在某个角落闪着光。